Menu

HTML5案例觀摩 (三)Mirror 及HTML5與Flash爭議之我見

2011-06-01 1 Min Read

這是一位日本人寫的HTML5互動MV,網址在此,他特別的地方是在一開始會要求你輸入FACEBOOK/TWIITER以及詢問你是否啟用攝影機的選項:

  這陣子為了HTML5做了很多功課,小樽發現國內外諸多文章都在討論HTML5 V.S Flash或者極端一點HTML5會打死取代Flash,事實上小樽剛好再用這個案例做一點自以為中肯的評斷供大家參考,因為這個範例是結合HTML5和Flash一起做的,除了影片以外作品內截取Flash視訊做photo Mosaic的程式也是Flash在Run~因為HTML5目前為止沒辦法直接拿webcam視訊來做互動效果,或許以後會有辦法或替代方案(?)

  雖然HTML5的標準至今還在制定階段,感覺的出來所有支持陣營的廠商或組織都無所不用其極的想要把一堆他們覺得實(ㄏㄠˇ)用(ㄓㄨㄢˋ)的標準都塞進HTML5規範內,如果小樽功課沒做錯,在這個moment…事實上應該是今年2011年5月是W3C接納建議新增標準的期限,之後會停止新增開始做修改測試和挑選等步驟,雖然理論上應該是2014年完成…事實上各陣營都在逼宮…恨不得最慢2012就成為標準,但無論如何…如果新增期限是確定不會有變數的話,那小樽也可以告訴各位-HTML5雖然在多媒體部分”理所當然”的會涵蓋許多以前由Flash一肩扛起的工作…但卻可能不是全部。

  之所以理所當然是當我們頻寬變的這麼大、電腦算的這麼快,以雲端的角度而言,瀏覽器不再只是看網頁-當然要可以提供應用服務,要提供服務就必須留覽器具備開發應用程式的基礎,自然而然大家對次世代”網頁”瀏覽經驗必定需要多媒體,所以如果定成標準本來就該有而已,以前是因為事實就是不足所以需要靠外掛…但是現在說穿了其實是因為大家都”支援”Java”,如果是以前你沒有支援Java的瀏覽器看Java也是一塊白…HTML5官方自己都定義是HTML+Java+CSS囉,有了Java能做的事情”本來”就很多,當今很多HTML5的效果多半是以前用Java就可以寫,只是現在可以寫更多+可以直接用canvas標籤貼在網頁上就叫HTML5了,事實上目前的狀態就是如此,而在以前要設計師自己寫圖形的Java效果的code…還不如使用可以圖型編輯的Flash,時至今日HTML5要跳出來了…多媒體的控制->請寫Java,對設計師來說在還沒有真正好的WYSIWYG工具之前,光編輯層面純設計師多半還是沒辦法爬得出來除非本來就很熟悉物件導向程式語言或本來就會Java…關於WYSIWYG工具小樽後面教學會提到現有的一些針對動畫製作的工具…但是現在可以告訴你產生出來的code都很髒…很髒的code跑一樣的效果…,Flash說不定還比較省電低耗一點,code乾淨度和執行起來的真實結果…程式設計師最刻骨銘心(笑)。

  大家多半會產生HTML5和Flash比較的最大起因莫過於蘋果教主先前以推廣HTML5為起點,針對Flash的效能耗電等諸多問題做抨擊,但這些問題很多層面是來自機器是否允許硬體支援Flash Player的運算,我們暫時撇去商業層面複雜的問題,Flash的運作方法舉例來說以youtube撥放影片這件事情…因為當今的HTML不支援直接嵌入影片,所以我們多要透過一些外嵌與法來實現…但是卻還得面臨不同平台不同瀏覽器支援的編碼問題…導致網頁上要放個影片還要針對不同用戶去轉檔去判別…增加開發成本也造成使用者的困擾,Flash當紅的幾年來最大的優勢就是他在瀏覽器市場的佔有率…微軟可以不鳥蘋果,蘋果可以不甩微軟,Linux可以獨善其身…因為他們都有支援安裝Flash Player的瀏覽器~都可以看Flash,那我就做一個Flash player可以撥的影片不就皆大歡喜~沒錯這就是他成功的地方-只是現在這件事情HTML5想徹底解決他,但因為編碼標準這種事情牽扯到商業利益問題~直至現在也都還在拉鋸戰,這等教學寫到插入影音會在著墨。

  運作層面以往如果要借助Flash來播放一個mp4或其他Flash支援的影片格式…等於是瀏覽器要呼叫Flash Player,Flash player再去解碼影片將他顯示在畫面上,多了這一關~效能當然會要付出一點代價,但是這個問題一直以來也不是沒有人重視…PC市場的軟硬體商一直有在改善Flash player硬體運算這個問題,我們單純就簡單的媒體呈現來說-已經有很多人做過測試->一樣複雜的呈現內容對於”都支援硬體加速”的Flash或HTML5運算起來~HTML5並沒有特別吃香…甚至可能還慢一點點…畢竟W3C成長緩慢讓Flash叱吒網路多媒體也已經不是一兩年的事情…為了贏得商機再怎麼樣還是會各方面改善,而HTML5上在”僑”標準而已,但是因為各種我們凡人可能無法過問的商業理由~Adobe與Apple交惡,顯然Apple也不想為了Flash處理甚麼硬體加速,在不平等的條件下,Flash在蘋果的平台上自然不吃香~並且被拿來大做文章,小樽其實甚麼平台都使用~PC/Mac/Unix-base的都碰~,誰處理甚麼工作優秀就用誰阿,所以並沒特別擁護哪個平台畢竟又不是我寫的(笑),但是有平台信仰的人很容易放大很多不見得公允的消息,而小樽也只是想要追根究柢去研究事實,並還原他的究理,而且在此也不得不再特別強調一次~HTML5還在制定規格中,是不是會有新的變數~恐怕很多,看看那華麗的推動組織背後的廠商名單,各家龍頭都信誓旦旦…誰說話大聲……一定不是消費者…消費者只能選擇付錢給誰XD,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永遠不要忘記這件事情…就算是免費的社群服務…靠的也是你”主動”提供給他們的個人資料…和龐大的關注可能性來賺錢的。

  既然在同樣硬體支援度的狀況下Flash和HTML5目前看起來都優秀…但是同質性又一樣高,那為什麼小樽”現階段”不覺得她們是取代關係,首先對於互動程式撰寫這件事而言,HTML5支援2D/3D的圖形演算,也支援”部分”硬體的直接輸入,甚至就算不行看看那精美的直接網路傳輸,就可以讓我們完成很多以前要靠第三方程式橋接來橋接去的動作,但部分硬體畢竟不是所有硬體,相較於已經擔任這個橋接腳色很久的Flash目前是”相對”成熟,舉例來說使用webcam的互動程式目前還是Flash的強項,HTML5目前無法直接讓你依靠影片來加入一些互動行為,例如最簡單的youtube的廣告和常見的互動字幕~HTML5目前一概不支援,所以看youtube不想被廣告干擾的可以啟動HTML5模式(笑),當然要注意瀏覽器支援度,另外由於目前HTML5的這個限制也可能讓他現階段要做AR應用有點吃力-對設計師或藝術家來說,對功力深厚的程式設計師來說應該還是可以解決,而且針對html5的衝擊-Adobe的策略是在過渡期提供了一個有點兩光的Flash轉HTML5工具Wallaby~小樽稍後會介紹到,但是他基本上ActionScript通通不支援,轉成互動掰掰…他只給你轉一些很簡單效果很少的動畫…code也是髒髒的,Adobe是已經宣布將會生產一個叫做Adobe Edge的軟體專門編寫HTML5

  …如果這些策略之後沒有變化,顯然Aobe目前的盤算自然是HTML5和Flash並存…如能發展出明顯不同的優勢,一次可以賣兩套軟體何樂不為(大笑),至少”目前”是如此,這場標準爭霸戰離結束還有一段時間…可以有變數的空間相當大…一起來看怎麼演下去吧,但是如果你有看過小樽這篇文章…下次別人在聞雞起舞侃侃而談這個議題的時候…你就可以一笑置之了XD。

Written By

創新科技研發 / 遊戲化 (Gamification) 策略 / 互動程式開發 / 一點點動畫製作 / 一些些特效後製 / 一咪咪網站設計 / 一滴滴…

3 Comments

  1. Cary表示:

    javascript跟java一點關係都沒有
    他是基於實作ECMAScript標準的程式語言
    還是你在說早已消聲匿跡的java applet?

    話說 就算HTML5標準制定好(當然 這個前提也是非常遙遠的事)
    各browser的支援度和實作也是很大的問題
    先不說效能 光是效果做出來差很多對網頁開發者來說就很痛苦
    變成跟過去HTML/CSS、Java這些號稱跨平台的系統一樣
    從”Write once, run everywhere”變成”Write once, debug everywhere”
    不如專門為各平台撰寫程式 還能利用平台特性提供更好的使用者經驗
    只能說HTML5/CSS3現在炒再熱也只是遙遠的夢
    這也是Google的Browser雲端大計目前仍輸給Apple natve app的原因

    1. sky表示:

      Hello~
      感謝您的回覆哩:D
      恩我知道JS的不同,如果有筆誤的地方還請多包涵,我再修正,謝謝哩。
      支援度和實作目前就是因為標準還沒制定好,所以有這麼多問題,但是基本確定大家都認同的功能,目前連ie也都可以跑~所以我想也是看用了HTML5的”甚麼”,就像Flash這麼多人用,用了這麼久~但是其中全用AS完成作品的畢竟不是全部,誠如WYUIWYG的依賴是看操作者領域,當然其實標準制定完成這些幫瀏覽器廠商推廣好像也沒啥意思XD…所以才說靜觀其變,只要有商業味道的行動,變數都很難講,誰主導都一樣,而且獲勝的都並不是消費者,任何公司獨大的結果最後通常輸最大的就是消費者,而且還不一定自知。
      任何平台都是分分合合,跨平台大家各自為政的現象…現在人人都想靠雲端來稱霸跨平台…但是沒有人想讓別人先當作標準…有人靠client的市占率來綁住自己的雲服務…有人靠”先”免費推廣來吸引更多的使用者,在利害一致的前提下先連成一個戰線將一些梗鋪好…之後要怎麼爆,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誰輸誰贏都不是一個人贏,小樽是盡量以樂觀的文筆去期待自己撰寫的內容,如果我今天也寫Apple natve app我一樣會以他的好和願景來當主體,畢竟黑文戰文太多了(笑)…我希望凡事做最壞的打算但是用最樂觀的態度面對,雲端潛藏的問題多如鴻毛,HTML5也不是此戰必勝,但是我希望能樂觀看待…而且不管甚麼語言…至今都各有擁護者,但是對於不會寫程式的所有人來說~他們care的是獲得的資訊和服務是否正確或令人愉悅,所以不管用甚麼程式語言去發展…只要他能達到使用他的人的期許…就算不紅但是至少活得下去,但我也不得不再回到前提~這標準還沒制定好,文章如標題是之我見所以我見不是鐵口直斷XD我沒有這般神力,不然我去買股票就好了(笑)寫這麼多不是太浪費時間,純粹是一點分享和感想,真的很高興您願意分享討論~歡迎以後多多光臨喔:P

  2. nL lee表示:

    flash目前已經可以轉html5 ( 2MB以下) , 所以只要一次轉一部份需要使用的動畫至html div內做邏輯即可
    或是使用 adobe edge 搭配 js 也可以快速開發為 html5
    況且 flash 在app上 仍是可以在ios 上發佈 ,

    所以現今
    說要取代flash 流傳 真的是一個對情況很不瞭解,製造話題的一個媒體效果而已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