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twilight(暮光之城)

twilight本身就是暮光的意思,但也有朦朧的意味,中文不知道理所當然的又畫蛇添足的多了個”之城”…後面其實還有更多餘又多餘的副標”無懼的愛”…恕我現在除非原文有不然不打多出來的副標,我想就算新一代的年輕小朋友也不會無知道需要多這樣的多餘提示,那這樣第二部New Moon難道要叫新月之城:橫刀奪愛之類的嗎=.=?不過我想應該可能會變成暮光之城2,然後來個又有”愛”的副標…當然希望是不要,我想原文的意思應該是在形容男主角的家族…比較偏向暮光傳說or成暮光家族…不過如果可以單就原文翻成暮光就浪漫許多…但片商有片商的商業考量吧(攤手)

tl

這是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去年(2008)12/12時上映不過我最近才看,小說我沒看過不過是本銷售量很好的著作

電影中文官網 http://twilightmovie.pixnet.net/blog (部落格)

原文官網 http://twilightthemovie.com/

原文官網的首頁已經在替續作new moon作準備,日期是2009年11月20號

tl2

預告片

 

這部電影幾乎可以說滿足大部分女性朋友的口味,從原著到電影都是,原著小說是號稱繼哈利波特之後最暢銷的小說,而電影裡面男女主角也都有演哈利波特電影,相關資訊網路上很多在這就略過,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的男女主角與原著小說的描述其實都有相當程度的落差,但是電影畢竟是電影,男女主角很難不是俊男美女…就算不是也必須是相當具有charm才行,否則被配角搶過太多鋒頭會影響男女主角的比重是很冒險的行為,在這部電影裡就採取了安全的作法…讓男的帥女的美,網路上掃過的文章多數女姓朋友都覺得男主角很帥,我相信男性朋友也會覺得女主角很漂亮

女主角Kristen Stewart和飾演哈利波特中的妙麗的Emma Charlotte Duerre Watson在許多角度上都很像,在我仔細作功課之前我還以為女主角貝拉就是Emma所飾,但是看過Cast名單就知道是兩個不同的人,但真的很像…其實兩位演員的生日都很近…同年同月生…只差幾天,很妙~有興趣的人可以去research以一下,不過至少續作的海報相似度就區隔開了…

mb

這部電影其實光以以”創意度”來說絕對是不高的,異種族…尤其是奇幻文學裡的虛構且擁有人類外形種族一直都具有迷人的魅力,神秘感與某些易於常人的能力往往讓人相當嚮往,不論是西方或東方古今中外都有屬不清的相似著作,但就必須看作者或編劇如何能寫出新的或令人意想不到的變化,或者導演如何讓這個故事能夠在每個節奏點都抓住觀眾的胃口,讓故事可以流暢且感人,這部電影連同原著小說的賣座可以讓我們思考,其實套一句李爺說過的話你想過的題材絕對都有人拍過了,你要怎麼讓人想看你的作品,相同的這樣類型的電影或小說一定一直不斷重複的出現,為什麼這部作品小說跟電影都可以如此賣座-在商業上稱的上成功,我相信一定有許多可以學習或作功課的線索,然而別人用過的東西部一定你用就有效,別人沒用過的東西也不一定用了就是賣座,許多導演往往由於看過太多的影片卻扼殺了自己講好故事的能力,一直想要跳脫以往個人經驗卻反而越作越藝術…講白一點越來越疏離觀眾,商業角度上反而票房慘兮兮卻在那跺腳觀眾程度不夠諸如此類…這都不算好下場並且值得影片創作者引以為戒。

既然作品簡介都有提到了-我們知道這部電影是吸血鬼與人類的戀愛故事,在西方關於吸血鬼的電影多倒數不完,類型也都有所不同-但多數集中在驚悚恐怖或特效片-而且多數挺賣座,雖然大家都知道吸血鬼是老梗…但是老梗可以一直用有兩個方向可以思考,一個是永遠有新的剛接觸這個題材的新觀眾-他第一個看到的吸血鬼題材的作品,會是他這生中第一個對吸血鬼有所印象的參考,但你可能在這作品之前已經看過百部千部吸血鬼作品,你跟他不會得到一樣的感受,相對你可能會比較對這種題材有點提不起興趣或麻痺,有先入為主的感覺,另外一個方向就是老梗用出人意料的方式產生出有違經驗的撞擊,後者非常難…因為現在的年輕人或老一輩著作或影視經驗已經不如以往,以前電視不是家家戶戶都有,更別提電影,但是5年級之後初生的新一代來說這個媒體在懂事以後就充斥在生活中那般理所當然,接觸到訊息的廣度和經驗是與老一代完全不同,所以要以超過現有作品的突破性想到老梗新作的題材是越來越難…就像在一個成熟領域裡面要找一個博士論文題目一樣。

客觀來說這部電影除了票房安全考量上一定可以吸引小說的閱讀者進電影院以外。俊男美女的商業手段也可以讓喜歡愛情題材-並且覺得人與吸血鬼戀愛新鮮的年輕男女進戲院,年紀越大的上一代可能並不會如同年輕人般著迷,尤其是男性,畢竟若純以視覺效果來提-雖然他有吸血鬼的成分但是他並不賣特效,甚至有些特效的處理其實並不是很完美,他有一點點動作的場面但是一樣其實看得出在成本上遠不如一般吸血鬼電影來的投入,以鏡頭上得到的畫面來說許多都不需要費太多後製處裡的功夫,因為這也不是他的賣點,所以相對男生需要抱持著看愛情片的心態來觀賞-否則會很失望,因為他就是愛情片。

單以劇情片來看,其實小樽個人認為有許多情緒轉折太快了,合理性有一點點問題,不過基於愛情片的魔力可以解釋一切為原則-一切都是因為愛,我想這是女性觀眾最可以接受的理由,這部電影裡的對白很多很多,但有些對白設計前後看起來挺有趣,但是多半都是很談情說愛的台詞…女生會覺得浪漫,但是如果這樣-是否把畫面蓋掉我們甚至已經可以從對白”聽完”整個故事,如果要好好分析這個要看過兩遍三遍以上比較能夠分析,但不可否認這部電影的美術設計很棒,很唯美,許多畫面的光線配色與陰影的調度都很漂亮,我想比起視覺特效這種畫面的唯美營造出來的氛圍也是可以吸引女性觀眾的一大要素。

我不確定-但應該電影在拍攝第一集的時候就有拍攝第二集的打算,但是在這個前提下或許某些片段可以只埋伏筆,把第一集的主線劇情在呈現的細緻一點,重點在男女主角墜入愛河並對彼此至死不渝,節奏性在慢一點點,或許可以讓整部電影在細節呈現上更細膩許多-但這是主觀的各人意見,每個導演或編劇可能會有不同的考量,因為目前的呈現讓我覺得…最後一場戲是硬要生出來接第二集的明顯伏筆,可是對於整部第一集影響很少,與其如此或許把線索分散到前面去,可以讓結構性設計的更紮實也說不一定。不過改編電影本來就不代表拍了一定賺…有許多商業考量可能是我目前無法衡量的部分,這裡單就我已學過的微薄知識來分析。

如果是情侶要看電影…站在為女性著想的角度為出發點男生可以帶女生來看這部電影-不過他已經下檔很久了,可以等續集,先租DVD在家裡看完第一集XD,但是如果是喜歡懸疑/動作/驚悚/特效…等重口味的朋友,就直接乖乖租DVD在家裡看比較不會太失望,我想這也不屬於闔家觀賞的影片類型,算是有主打年齡層考量的電影,以上心得僅供參考~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