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資訊】照顧自己的電腦-整理優化電腦系統的小技巧

2008-10-05 0 Min Read

小樽一直想多寫一些這些小知識,不過目前時間上常常卡到,還沒能好好多寫幾片,剛好強者網友小鄭今天在Blog寫了一篇,其中關於系統資源的部分我想應該對一般使用者來說知道一下有加分,就徵得同意後轉載過來,提供給對電腦比較苦手的使用者當作參考,文章來源在此

==轉載開始====

…前略…

桌面不放一大堆圖示,減少系統資源使用,請看以下常識(出自斌斌小站)「為什麼我的系統資源會不夠?」、「我什麼程式都沒跑,為什麼我的系統資源不是100%?」

如果有人告訴你增加電腦的記憶體可以解決的話,那就是「胡說八道」了。因為,所謂的系統資源(System Resourecs)跟你電腦上的記憶體(System Memory)的多少,可以說是風馬牛不相及,一點關係都沒有。

不管你今天 PC 上的記憶體有多少,16MB也好、512 MB 也好,所謂「系統資源」(System Sources)永遠是記憶體中「固定的一小塊區域」,不會因為你的 RAM特別多,System Sources 就會有特權,多一些。System Resources 其實只有 64K可以利用,永遠就是這個數,不管你有多少記憶體,SystemResources 就是64K,這是跟 CPU、還有實體的記憶體數量(Memory) 都沒有關係。

系統資源是什麼?系統資源就是用來處理選單、工具列、指標、還有繪圖方面的事情等等。例如像是記住螢幕上每個物件的顏色、按鈕圖案、所使用的字型種類、螢幕上每個按鈕的位置、選項有哪些、選項的狀態、螢幕上每個視窗的位置…等等,用來存放與管理這些東西的空間,就是「系統資源」(System Resources)

所以在解了系統資源做哪些事之後,你應該知道,除非你不開機,否則系統資源絕對不可能達到 100%,不要認為系統資源被消耗掉是不正常的,這很正常,系統資源本來就是用來「消耗」的。

以下都是一些關於系統資源的基本常識:

System Resource 跟記憶體多寡沒有關係、另外,只要進入 Windows,有程式在跑,就會消耗系統資源。除非作業系統告訴你系統資源不足了,否則,不要鑽牛角尖,一直 care 你現在的系統資源有多少,只要 Windows 沒有警告你,都不用去擔心。

只有系統資源為「0」的時候,才沒有辦法打開、或關閉應用程式,但是在這之前,Windows 絕對會警告你,所以你絕對有充分的時間存檔、重新啟動。(除非你根本不理會那些警告訊息)

怎麼樣可以少用一點系統資源?

前面說過,系統資源是用做選單、工具列、指標、繪圖…這些方面的工作,所以,如果你的這類東西:桌面、圖示、工具列、背景、Active Desktop..越少用,系統資源用掉的也越少。Active Desktop 就會消耗不少的系統資源。
擁有炫麗UI介面的軟體也會比使用一般傳統介面的軟體會耗較多的系統資源。

例如:
有設有桌面背景圖案就會比沒有設要來得消耗系統資源、用最多色彩顯示圖示也會用較多的系統資源….諸如此類。只要執行程式就會消耗系統資源,所以,一開機載入的程式越少,消耗得也越少,一些不是隨時要用的程式,就不需要讓它擺在系統列,我看過有人的系統列是長長的一大串,這也是會佔用不少系統資源的。

最後還是要提醒,只要執行程式,就會消耗系統資源,這是很正常的,只要Windows 沒有出現系統資源過低的訊息,你就不用去擔心,出現訊息,你還是有足夠存檔的時間,你不要一直盯著那系統資源數值一直看,那不是股票指數,一直盯著沒有什麼意義。

有時後你會發現某些程式已經關閉了,但是並沒有釋放系統資源,或是某個應用程式特別吃系統資源,這些現象都跟作業系統本身沒有什麼關聯,是那個應用軟體的問題,要由程式作者改善,你除了不執行之外,不能做什麼事。
優化你電腦執行速度的方法–點我

6.主機維持清潔,機殼內可以利用清潔照相機的用手捏就會噴氣的清潔裝置去將灰塵吹
除,以免因為灰塵造成短路,甚至整個主機板掛了。

===轉載結束===

這邊原始文章的前面跟小樽的習慣比較不一樣,所以有略過轉載在此說明

首先是關於作業系統和軟體等設定檔案分配的問題,通常C槽切割不要太大,會影響許多搜尋時間,但是到底要割多大好,請估算自己要安裝的作業系統的基本容量,然後在加上一般自己會安裝的軟體的容量後,至少留個10G~20G差不多就好,在大上去沒用到也無意義…多浪費效能而已,使用量再大…除非你作業系統是Vista,否則按照小樽這種瘋狂軟體使用者的用量也頂多40G吧,一般只上網跟做文書的電腦甚至20G就綽綽有餘,Vista可能會上修到50~60G(小用量就30~40G)…然後同轉載文章,用不到的軟體先不用裝,因為一但你裝了就算再解除安裝,也要看那軟體的解除安裝寫得好不好…不會在你系統上留下沒清的渣渣

安裝軟體部分…小樽的C曹只放作業系統和軟體,其它檔案一概不放,尤其是我完全不會在桌面或我的文件夾堆東西

包括有在使用轉檔或剪輯…等會使用暫存檔的軟體…我都會將暫存目錄設定到其它地方,否則這些軟體占用空間是很恐怖的,不過小樽有基本月備份的習慣,工作繁忙之際就周備份或日備份,所以電腦甚麼時候要壞掉其實沒在怕就是了

這是使用習慣問題,也有人會如同轉載原文提到的將軟體和字形另外裝在D,這就看個人是否有自己調整的能力,都可以,但是備份永遠是重要的

小樽的備份習慣-娛樂片通常不燒,尤其如果是抓的,你要抓盜版的來看在台灣在這就不用討論五四三的對錯了,但是你要收藏我不建議燒片,很不環保…就算到今天,光碟回收機制仍然還沒有辦法…多燒一片就是一片無法分解的永久垃圾,比寶特瓶還遭,與其燒出盜版的畫質還不一定被壓縮過,東西你真的覺得很好以後還會在看的直接花錢購買吧,又有精美的包裝跟手冊…也算讓人家有做下一部作品的資金,不然通常燒出來的娛樂片,真的在被重複利用重新拿出來看的機率,按小樽這麼多年來的觀察小於1%…最後都變成放不下的廢光碟丟掉…那不如當初就不要燒,尤其是電影…你放到HBO都在播了說不定中間都沒拿出來看過,何必呢

現在就算研究所老師要求作業教光碟,我也會請他用隨身碟收檔案不然就用磁片,要不透過網路硬碟或mail傳送,一個人的作業都不到幾K…根本不是光碟本身很便宜的問題,幾K燒一片光碟我的媽啊,一班就幾片光碟…而且是在也不會使用的光碟,就為了使用一次,一口氣多出N張光碟…簡直是造孽,希望在當老師們的朋友…顧及一下這個問題,不是便宜不便宜的問題,現在隨身碟那麼便宜…沒必要燒光碟的就別叫學生造孽

清理電腦這動作,心情好時候都可以做…一般人多半都不會做,打開機殼通常是已經有東西壞掉要檢查,有很多時候灰塵會是問題的來源,所以如果很懶要不就是機殼挑好一點…但是挑好一點不代表就是終身免疫,只是可以撐久一點在清,家裡室內的整潔也影響灰塵的堆放速度…保持室內清潔隊健康和電腦都很好,多多益善

小樽幫修過的電腦已經不是可以回憶起來的數量了,有機會會將一些常見硬體問題的排除整理出來,現在網路很發達基本上用google都可以找到很多問題解決方案,不過大部分的人習慣還是抓人來解決,這也沒甚麼不好,術業有專攻,不過既然環境都已經造就成…你不會電腦就無法處理你的工作的時候,累積一點資訊常識對自己…對別人也好,為什麼要這樣說…因為他喵的一堆人電腦都變成跳板或機器人…這對架server的人永遠是無解的傷害,無知就是罪…在資訊環境內就是這樣

當電腦可以解決你很多問題的同時…他也會兼具造成很多問題的來源,文明就是這樣,知識可以幫你減緩副作用,是你想不想去做去習慣而已

Written By

創新科技研發 / 遊戲化 (Gamification) 策略 / 互動程式開發 / 一點點動畫製作 / 一些些特效後製 / 一咪咪網站設計 / 一滴滴…

10 Comments

  1. fine表示:

    小樽學長~ 我是阿昌學弟:)

    下面這篇有Desktop Head Size相關資訊(桌面開太多東西就怪怪的元凶)
    我平時都設到8192

    http://blog.darkthread.net/blogs/darkthreadtw/archive/2008/07/31/desktop-heap-issue.aspx

  2. sky表示:

    歐~~~感謝追加資料,不過桌面開太多東西應該是指”視窗”開很多的時候,上面文章提到的系統資源的影響是指”桌面上的東西”,不過都是有用資訊~感謝追加:p

  3. blurwater13表示:

    我是小鄭XD walter 我習慣是跟你一樣的,不過因為我是寫給老師看的,盡量簡略
    以下為補充:
    我忘記聽誰說繪圖軟體安裝在獨立硬碟中有利於執行速度(有待考證),所以我c一樣切不大,而把photoshop等這類軟體跟暫存區放在另外獨立轉速高的d槽–所以我本機只會接2顆硬碟,我還沒做完的東西會先丟桌面待整案完畢才整理,所以才導向d去,字型則因為平面設計的電腦裝的字型超級多,不這樣做也會有問題,至於裝來試試或是用一兩次就不用的軟體我事實上是用虛擬機器去跑的(不太可能跟老師解釋Virtual PC,有點離題),當然除非該程式需要大量本機執行能力才不得已裝本機,不然檔案拖進拖出也沒什麼不便,出事情也是出在假的機器裡,直於我省略的娛樂部分,我是用外接硬碟管理的a_a…3.5硬碟+ide或sata外接線,要看電影,接電影硬碟,如此這般,我幾乎不燒出來的,有機會再把我螢幕右邊的”硬碟架”照片po出來XD,常用東西如驅動程式或是文件等則利用網路硬碟管理。
    你最後說的我身有同感,基本上來求助電腦問題的人我都會幫忙,除了說出我”逆鱗”那一句話的人,那句話就是–我做要做好久,你弄一下子就好了,你來做吧。說出這句話但是連試都不試的人我是完全不會同情的。

  4. blurwater13表示:

    我也把你們的意見統整進去喔~教學當然是越完整越好的~
    8192..我也去開了 CCC

  5. sky表示:

    我是將兩顆比較小的硬碟組RAID 0,只割CD兩曹,軟體裝c,待處理存放目標D,另外有一顆實體硬碟另外為E,處理到一個段落或完成結束的就放過去,需要備份的資料在這開一個獨立資料夾,隨時有零碎的東西使用過就放進去,等backup資料夾容量差不多接近一張DVD了就準備整理打包,順便把論壇啦部落格啦也一併做備份存下來,剛好就可以塞滿一張DVD,時接通常剛好也會是一個月,另外我會在燒錄前將備份檔案分類完以後用拍一張,然後用可噴墨光碟燒出來以後,把燒錄的內容直接印在光碟上,放在備份專用包,我的光碟包從1999年的光碟到現在要找資料還找的到,這真的要養成習慣,另外光碟買的時候都要做功課,太多廠商換來換去,染料的品質決定資料保存的安全性,染料掉了你也就準備哭了,好的光碟才能保護你的資料長長久久…而不是外面那兩片塑膠保存得長長久久 囧,關於資料整理資料備份都有軟體或小程式,備份如果沒有定期…檔案會越堆越大最後大到要燒數百張以上才能燒完的時候就動彈不得了…如果要用硬碟長期備份,在台灣最好有防潮箱可以放硬碟…不然不用多久就可能受潮有零件壞掉…一口氣壞掉上百G應該比壞掉一片4.7G的資料還痛上百萬倍吧

  6. ER表示:

    我10年前的光碟也都在~不過已經變質…(跪)

    資料保存和整理還真的是門大學問~

  7. sky表示:

    拍拍~
    而且你還要有保留舊版的軟體…有些軟體停產太久或被併購改核心以後
    還會有打不開的問題XD

  8. blurwater13表示:

    考慮到我很懶的番來番去找,我都是重要資料放硬碟,然後跟另一顆硬碟做MIRRO,這顆通常是我的工作存檔跟軟體備份庫,至於什麼電影娛樂之類的硬碟,……硬碟掛了資料沒了就算了XD,下載回來的軟體改黨名,例如 20081007_WINZIP1.0這樣 免得版本多舊我也不知道,順手習慣常常可以讓自己工作更順利迅速。

  9. HermanWang表示:

    所以我要來推廣FreeBSD….
    現在某兩光鳥蛋代理總監旗下管理單位
    我就是用FreeBSD加上iptables/snort/spamd
    來當作軟體路由/防火牆

    嗯…..目前紀錄是還沒關過機……
    穩定
    記憶體swap又強大
    ㄎㄎ
    windows掰掰(誤)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