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路上蠻多人在轉貼下面幾則來自數位之牆的理債相關文章
學校沒教的理債觀念(一)關注在現金流
學校沒教的理債觀念(二)不要借錢還債
學校沒教的理債觀念(三)別使用信用卡
學校沒教的理債觀念(四)停損也要停利
理財理債文章在這個金錢投資及股票等金融發展蓬勃的時代很多很多,當然很多文章都是要人投資或如何運用錢,可是看來看去小樽認為大半的文章最後的主旨就是請你把錢掏出來請別人或自己去賭博,不管再怎麼好聽就只是合法的賭博,說穿了金融危機就是太多浮動虛無的金錢遊戲堆積出來的空洞一次垮掉而已,非常不令人意外,相較之下,這幾篇文章的觀念並非鼓勵(或慫恿)你去投資,而是要讓你了解甚麼樣的花費原理才能稱為投資而不是以債養債,算是少數中肯的理債文章…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
話說回來…賭博到頭來不管甚麼名義都是賭博,不是腳踏實地的以物易物概念,也之所以可以讓人不勞而獲而獲的特性讓許多勤儉持家但又有點愛佔小便宜的人趨之若鶩,但事實上就結果論真正全身而退的幾乎沒有,錢怎麼來的怎麼去,舉例來說基金的本質是靠幣值的升降來賭差額,可是幣值浮動的主要原因是來自國家與國家間進出口供需的變化,如果太多人不是實際在真正供需上去外匯流通,而是虛靠幣值的變化來賺中間的錢財,最終就是讓貨幣系統爛掉,需要更多的數字來補這個洞…補不起來就看誰玩最大誰先破產,這次金融危機已經讓冰島這個原先號稱最幸福美滿的小國死翹翹,而讓他們源來致富的關鍵大家不仿去看看是不是就是金融商品的買賣,這裡姑且不論太多對錯,總隻小樽不喜歡賭博或要別人去賭的觀念,如果你很有本錢又知道節制,當做玩遊戲而不要太掛心輸贏而也不影響生活的話納說是一種個人娛樂無可厚非,但是事實上傾家蕩產造成社會問題的案例比比皆是,對待考驗人性的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去考驗他,基本上人性是禁不起考驗的…在很多方面都是,但是大部分的人會選擇一直犯同樣的錯誤(攤手),這就是人
日本經濟蕭條零利率和貧富差距L型已經很久了,不管政客或銀行怎樣鼓吹,事實上只要貸款問題解決不了零利率不是誰可以擔保不會發生,而是時間問題而已,與其相信別人的甚麼小道消息或掛保證要你去投資甚麼,不如搞清楚自己如何可以腳踏實地的經營生活來的踏實,我想這個除了物質以外更需要心理層面的自我反省,一昧追隨是大部分人會犯的毛病,但是也是影響大環境的根本,如果都是往不好的地方去發展…大環境就是往那樣的結局發展,希望大家都能看清楚並知道怎麼樣經營自己的生活,不要有背債務或其他物質金錢名利等帶不走的東西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