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DVD widescreen〈寬螢幕〉

差點忘了一直說要寫一直忘記…今天終於有記起來,早期大家看DVD並不會care4:3或16:9的問題,因為除非你家境很好不然在台灣一直以來都是4:3為主流,隨著液晶螢幕的崛起,加上Full HD技術漸漸普及〈說漸漸當然是指…台灣還需要好一段時間=.=〉,16:9已經開始邁向標準規格,隨著傳統映像管電視慢慢步入歷史…所以新上市的螢幕皆為16:9寬螢幕,連投影機也都開始跟進,然而跳過過渡期的台灣…早期充斥了一堆假16:9的DVD…只要一在寬螢幕上撥放就露餡兒了,當然現在新的DVD多半有使用橫向壓縮的功能,保留較高的品質對應DVD Player的播放,雖然很早以前就有很多文章在討論寬螢幕DVD…但是…跟之前小樽說的HDMI的問題一樣,精通該項技術的玩家或網友多半是以已經知道許多專有名詞的口吻在講解,以至於如果你完全不懂那些keyword可能是聽的一知半解…霧沙沙…重點是知道了未必能解決你的問題-譬如你正需要把一部自製的16:9做成可以寬螢幕播放的DVD~怎麼辦呢,別緊張…這篇會盡可能滿足你的需求,聽不懂的也可以發問…因為有人問…也等於我會複習…如果超過我曾處理的問題…我去找我也會學到,教學相長啦^_^

一開始要先解釋三組常見專有名詞

【aspect ratio】寬高比/縱橫比/長寬比

基本上你直接照中文翻譯找到的不外乎如此,是的他在影視裡面使用就如同字面般,他代表你的影像長與寬的比例,早期〈其實台灣現在還很多〉電視或螢幕的比例…也就是aspect ratio都是4:3為主流,但是近年來漸漸的由16:9取代,例如19吋以上的LCD幾乎沒有在賣4:3的尺寸了,而新出的筆記型電腦也多半是16:9或16:10,為了之後講解方便,這裡先幫各位計算好

4:3=1.333…大多會四捨五入兩位成為1.33

16:9=1.7..8大多會四捨五入兩位成為1.78

但事實上各位在電影院看的電影的aspect ratio基本上幾乎都不只16:9,也所以就算以16:9的螢幕觀看電影DVD通常還是會有上下黑條,只是面積不會像4:3那般大而已,比較常見的電影長寬比甚至有2.35:1,非常寬的哪,而為什麼這個比例會受青睞按照原理上來說,寬度接近16:9比例的畫面,左右延展的比例,容易讓人有視野左右不受限制的視覺效果,就觀看比例來說是較為舒適的,而現在新一代的家用攝影機HDV也是走16:9,另外現在主打的Full HD也就是指1920X1080〈16:9〉的解析度,而這個寬高比在你使用軟體製作影片的時候就會需要設定,而當你將影片打包成DVD格式的時候也會一併被記錄到DVD的設定檔裡面,讓Player可以知道這些訊號串流是以甚麼比例輸出到你的螢幕上。

【Squeeze】橫向壓縮

橫向壓縮簡單的來說,可以讓DVD能夠以4:3的比例去容納完整的16:9影片,採用壓縮像素長寬比來取樣後變成4:3的畫面,只要訊號輸出端是16:9,就會彈回原本16:9的畫面,我知道這樣講一定是不夠的,所以舉這次我辦影展的時候製作DVD寬螢幕為例,下圖是強者米歐同學動畫作品六十分之一秒無限遠的原始尺寸截圖,原製作解析度是854X480

好…我們知道DVD預設是裝720X480的影像,如果我們希望填滿輸出畫面的影像能夠是滿版的16:9,我們就需要用到squeeze這項技術,而使用了這個橫向壓縮技術後的16:9影片如果不經處理而輸出在4:3,就會看到影像被壓扁成下面這樣

 

就DVD來說就是這種節果,橫向壓縮的存在是力求保留最多的垂直掃瞄解析度,讓16:9的影片可以保留最大的畫質,當然這還牽扯到串流量在這裡先不提,以免一次解釋太多亂掉,在之前台灣幾乎還沒有16:9顯示器的時候,有些片商會用一些比較Low的方式處理寬螢幕DVD影像,如果不使用橫向壓縮的話,那只有兩種結果,一種是把畫面以寬度為基礎等比例縮小壓到720X480,如果以圖為例…在4:3的螢幕裡面會看到如下圖的畫面

但是他也只能在4:3的螢幕下看…因為一旦真的丟到16:9的螢幕上…並使用16:9全螢幕就會扁掉如下

 

而且阿~他實際影像的垂直掃描線只有406條…畫質明顯會比有橫向壓縮的480條還要差囉,另外還有裁切等的方式將16:9影像”切”成720X480,當然你左右就說再見了如下圖

已經不符合時代的一些舊式處理法目前多半已經不見了,所以就不在舉例講解不然會越聽越霧沙沙,總之只要是16:9影像經過橫向壓縮的取樣以後,就可以將影像塞進DVD的規格裡並且在16:9的螢幕或投影機上顯示出最好的解析度〈保留了480條垂直掃描線〉

interlace(交錯掃描)與progressive(循序掃描)

如果你常常對於坊間480p/480i/720p/720i/1080p/1080i完全一竅不通被搞得糊裡糊塗那就順便看這一段吧,雖然他跟我們主題沒甚麼直接關聯,如上面英文所示

 i=interlace=交錯式掃描

p=progressive=循序/漸進式掃描

簡單來講…掃描就是指成像方式,由上而下把圖像Print到你的螢幕或投影上,由於這個掃描速度超過肉眼辨識率,所以我們會看到完整的圖片,而影像掃描目前的方式也都是由上而下,垂直的方向

早期映像管時代的成像方式,是在同一時間內由基數跟偶數的掃描線交互掃描來完成一張圖的視覺,也就是如果是DVD 720X480的影像,先掃其中240條影像在掃另外240條影像,這樣去構成垂直480條影像而成…這就是交錯是掃描,如果你還是聽不懂,但是你有操作過DV,如果你發現你Pan〈左右平移〉的時候影像出現一條一條交錯線,就是這個原因,因為DV錄影方式如果沒有特別去設定成P〈通常中文被翻譯成逐格攝影…其實就是循序/漸進攝影〉模式,他的錄影方式也是使用交錯式紀錄影像,也所以當你平移速度快的時候,相對這個交錯掃描的缺點就會跑出來了,知道相對論吧…你加速相對等於他垂直掃描的速度變慢所以你看的到記錄下來的影像有那些交錯線,所以通常要解決這個問題記得拍攝的時候去把逐格攝影模式打開就行了,因此…progressive算是比較先進的成像方式,而他之所以能夠出現也是仰賴科技進步使的成像速度可以有今天的高速,不在需要經過奇偶掃描線去交錯成像,那那些480/720/1080的數字當然就是指掃描線數量囉…講完整一點就是垂直掃描線的數量,數位的資料是以像素來作單位所以一條掃描線就相當於一個像素高,如果是4:3的影像…480/720/1080的解析度就分別為

480=640X480

720=960X720

1080=1440X1080

但是通常480以上的影片已經幾乎沒有人做4:3,基本上這些480p/480i/720p/720i/1080p/1080i多半是指16:9的狀況,那計算出來解析度就會如下

480=約854X480…也就是上面舉利用的米歐的影片的解析度

720=1280X720

1080=1920X1080

這樣你就知道這些數字+i或p是甚麼意思了,而所謂Full HD必須是實際解析度有到1920X1080,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現在家用的HDV…他其實也是使用橫向壓縮的技術在記錄影像…也就是說,他的CCD像素比不是1:1,而是類似16:9影片要塞到4:3並保留最佳畫質的模式,使用橫向壓縮,所以實際上有效解析度是上面1080的4:3版本1440X1080,有興趣可以注意一下HDV上的包裝都會寫,但是因為影像紀錄裡面會有橫向壓縮的資訊,所以當你擷取到電腦以後會”彈”回1920X1080,但是這就不是”Full” HD,真正Full HD的攝影機必須能夠記錄實際1920X1080的影像而不經過橫向壓縮,但是機器就超~貴,電影在用的啦,不過這裡也要強調…Full HD的攝影機都還有等級差異,在好萊屋能用Film拍得很多還是都用Film…畢竟用HD就直接變成數位檔了,被數位取樣過的資料永遠不如類比膠卷來的細,所以通常是危險鏡頭可能使得鏡頭被破壞,或者是本來就遲早要Scan到電腦做數位處理再Film out的影像不然多半能使用Film的時候還是使用傳統膠捲來拍攝,這是小小的順帶一提,通常電影用的解析度都繪掃描到2K〈2048〉甚至4K〈4096〉

好啦…該解釋的都解釋完了,其他更細的細節不打算在這裡寫下去不然一來用不到二來可能各位客官頭會爆炸,除非你本來就是玩家其實也就都懂了,如果你不懂的地方等你遇到再說吧,原理都講過了…必須對應一些實做,在這裡就舉Vegas為例,當然在那之前不管你做2D或3D的影像,是4:3或16:9一開始就要決定好了省得頭大,等你進剪輯軟體的時候,當SONY VEGAS在new一個專案的時候會談出這個視窗

VEGAS提供了許多現成的範本可以使用,如果你是拍攝影片他有現成的DV或HDV甚至Full HD的範本可以選擇

如果你是3D動畫或其他直接從電腦產生影像的編輯方式,最後是希望以16:9呈現,就是依照你的影片解析度來挑選…例如你是做854X480甚至更寬的影片,最後是希望讓DVD Player可以播放,且保留最高畫質480條垂直掃描線的話,請選NTSC DV寬螢幕,如果你的影片是想做成每秒24張的影片也可以選NTSC DV 24P寬螢幕,基本上你選完以後,上上一張圖的紅色框裡面的像素寬高比就會變成1.2121,否則預設NTSC DV的寬高比就是0.9091,這是素材進這個專案以後會被使用的基礎,所以你匯入影片拉到時間軸以後只要符合他的比例,他在編輯視窗就是填滿你的預覽畫面,但是你會發現專案解析度仍然是720X480,他只是幫你把編輯畫面彈回”成像結果”的畫面方便你編輯,如果你匯入的是單張圖片媒體,你會發現無論如何上下都有黑底,那是因為電腦裡產生的圖像預設像素是沒有壓縮的也就是1,你只要按右鍵改變他屬性裡面的這個像素寬高比到符合你的專案設定值他就會照比例填滿你的畫面

上上一張圖也特別框了一個藍色的圖場順序,這就是小樽上面有提過的奇偶掃描線,他可以讓你設定先掃基數還是偶數,但是基本上只要不是在傳統電視上播放,小樽是一定會手動把他拉成無〈漸層掃描〉,因為我一點都不想看到動態掃描線,但是如果你是攝影的影像本身就已經是以交錯式掃描的方式記錄了…那事後改這個也沒用就是了,但是如果你是在電腦上製作的影像…為了保留最佳的視覺品質請自己手動拉到無〈漸層掃描〉,如果英文版圖場單字是Field,任何影片剪輯或後置軟體都會有這個設定值,找None的選項就是了

只要你的專案跟輸出設定都是使用一樣的設定,那你的寬螢幕作品就可以被render成DVD Player可以播放…具有橫向壓縮技術的16:9影片,能在16:9的螢幕或投影上得到最佳的寬螢幕品質,如果是使用投影機記得要切換到16:9模式不然畫面左右會是扁的,至少我這樣製作出來的DVD影片拿到光點播放…請播放師將輸出條成16:9以後得到的就是正確的垂直480條掃描線的16:9影像

以上資訊提供給需要的人,如果錯誤請提出小樽會盡快更正,有問題的也歡迎一起交流~